2019年5月23日 星期四

吳茂成:治水要先扭轉被犧牲的體系

吳茂成於2019329日水利署治水會議中,提出建構在地知識的重要。
(攝影‧水利署賴正裕2019/3)


文‧朱淑娟 2019.5.23

「一個地方會淹水是很多政策造成的,而台江是一個被犧牲的地方。」20193月吳茂成在水利署的治水會議講台上說出這句話,聲音中有些情緒。

他接著說:「安南區古名台江,是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所在地,我住的海尾寮有12里,總共8萬人,因為都市計畫的錯誤,半徑10公里的親密生活圈範圍內有10座工業區、其中4座沒有汙水處理廠。我們鄉親都在討論是住在博物館區、還是工業區?

自他有記憶以來,海尾只要下大雨一定淹水,但水是乾淨的,淹水時他很快樂,不用上學又可以抓魚,好像過年過節,因為排水線就是窮人家的公共財,帶來豐富的營養源。而一個村落會在地存在這裏久,一定有他生活與生態之間能維持平衡的要素,然而現在這種平衡卻正被破壞中。


而要扭轉那個被犧牲的體系,也就是轉型正義,要從淹水這件事講起。吳茂成提出以下三個建議。

滯洪池可以是一條哲學之道

四月是日本櫻花盛開時,京都的哲學之道是賞櫻必遊景點,而那條哲學之道就是一條排水溝,大雨來時吸納周圍洪水,有滯洪功能、又能創造美景。而我們對滯洪設施的想像是一個「池」,要找一塊地做滯洪池收納雨水,而這塊地很難找,因為大家都想要滯洪,但都不喜歡滯洪池蓋在家附近。

吳茂成提出「滯洪池綠道化」的概念,讓社區的洪水能迅速流進水道。但能不能成為一條綠道美景,關鍵就在於維持水道乾淨。而前文提到的工廠設立位置、阻止廢水排入灌蓋渠道,卻是最上位要改變的政策。


常淹水的村落,應該要有自己的雨量測站

823淹水時我想知道海尾下了多少雨,距離海尾最近的雨量測站在南興國小,但安南區這麼大,這個測站可以代表整個安南嗎?」

吳茂成認為,如果沒有精確的雨量測站,在地治水經驗就無法累積。而這卻是判斷一個地區雨下多少時會淹,可以爭取多少防災時間的關鍵。但現在似乎都是用推估的,一個測站測的的數值可以推估其他地區,但很奇怪,常常是你跟我說這個區域下多少雨時,我們這裏是晴天。

「我也常常懷疑淹水面積是怎麼算的,應該也是推估的吧,但真實的淹水跟數據推論應該不會完全一致。」吳茂成說。

此外,吳茂成提到道路興建會決定一個地區的淹水與否。例如,安南區的公親寮在國道八還沒蓋之前村裏很少淹水,下雨時水就流到新吉農場(現為新吉工業區),但國道八做了之後路基墊高,水就過不去了。交通單位在做路時應該要會商水利單位,道路要做基礎排水設施,這是城市治理的概念。


讓村民加入治水溝通平台,融合在地知識

吳茂成也建議,淹水之後行政單位要跟村民談談,或許行政單位會覺得治水很專業,村民不一定能給予有用的資訊,但這太過自以為是,只要你心態愈開放,村民就能回饋更多在地知識給你,你也就能從中學到更多。

而我們的工程,包括治水、開路等等,都是官方說了算,淹水就蓋堤防,堤防要蓋多高,當然愈高愈好,人民一直到蓋好後才知道村子被圍起來了。有時去計較設計不良,官方通常會回答:「我們這樣做是為你們好。」

但愈來愈多民眾有了自覺,治水並不等於蓋堤防,例如雲林縣林內鄉乾溪鳥麻村段堤防,蓋得跟成人一樣高,遮住沿岸視野,最近就要求水利署降低堤防。同樣的例子也發生在新北市三峽祖師廟附近。

如果將淹水視為一種「風險」,因應風險的方式就有很多種,甚至不必從中只擇一,可以搭配多元組合。例如,為了顧及河岸景觀,可以跟居民溝通取得共識,將堤防降低,增加的風險則加強通報、疏散、或是改變建築設計來補強,讓暫時淹水也不會影響日常生活。

綜上,台南的發展已經跟過去不同,昔日以農漁牧為主的發展模式,已經被工業取代,工業生產用水增加,擁有全國最多水庫的台南,變成年年缺水的城市。而建築設施增加、道路拓寬,也大幅縮減台南的滯洪空間,提高積淹水的風險,導致如吳茂成的故鄉安南,成為被犧牲的一環。

而像吳茂成這樣的民間人士,以往不會出現在水利署的盛會中發表演說,這年他受邀成為重要講者,分享在地知識對治水的重要,對水利界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突破點,表示水利署也開始願意敞開心胸,想聽在地聲音,補助政策中的不足。治水加入在地力量,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