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800根煙囪的家」得獎感言


文‧朱淑娟2018.11.26

去年11月我跟商業周刊團隊合作的報導「大林蒲800根煙囪的家」,很幸運獲得「2018台達氣候及能源特別獎」,這是到目前為止國內最重要的環境報導獎項。竹科廣播電台IC之音節目「氣候戰役在台灣」,1128(周三)14:00~15:00邀我在節目中分享報導心得,請大家有空來作伙收聽。(Fm97.5、或網站

現在就搶先來分享我的報導心得。

挑戰一群品味不同的讀者

大林蒲這樣一個極弱勢、極區域性的環境議題,能刊在極商業、極都會的商業周刊,本身就是一個突破。這些突破包括:如何吸引讀者看大林蒲的故事感同身受那裏發生的事情感覺那些事跟自己的關聯性最後願意拿錢買一本雜誌。簡單講我們在挑戰一群完全不同品味的讀者,用意是擴大議題的關心範圍。

你也許會問:如果為了賣雜誌,找一個讀者喜歡的題目不就好了,例如商周讀者最感興趣的成功或賺錢的故事,為什麼非要寫大林蒲不可?也可能有人會想商周有時也要拋開主流思維,做一些可以報獎的題目。其實不是這樣,對商周來說,讀者永遠是最重要的,不可能為了得獎去做一個讀者不埋單的題目。這個專題是很多緣份促成的。

20154月商周曾過一個封面故事「要命的空氣」,當時攝影記者程思迪到大林蒲,看到那裏的情景受到很大的震撼,一直想找機會做更深入的報導。之後他多次跟商周提案,但光要跟商周主管說大林蒲在哪裏就很困難。但商周副總劉佩修一直記得這件事,希望有適當時機可以讓思迪實現他的夢想。 

20178月中我突然收到佩修的Email,說想找我談談大林蒲的專題,因為她觀察到這段期間大林蒲遷村的事動了起來,她想也許是一個適當的報導時機。

那為什麼會找我呢?我開始接觸大林蒲議題已經10年,最早是還在聯合報時2008年的台電大林電廠、林園新三輕擴建案,不過那時還不清楚大林蒲的情形。2009年我做獨立記者之後,2003年起環評會上突然出現很多跟大林蒲有關的案子,南星二期、遊艇專區、國道七號,我們報導中出現的主角洪富賢、洪秀菊夫婦多次來台北抗議,我漸漸知道大林蒲的狀況,之後就持續報導。

而從那個時間點開始,關於大林蒲的事我多半都記錄到了,包括許多開發案的環評,以及201611月林全院長、陳菊市長到大林蒲那場重要的遷村說明會、還有隨後的遷村說明會、查估、民調等等,我都沒有漏掉,會找我合作報導也是很自然的事。不過商周想做大林蒲報導,我倒是很意外。

討論過程中,劉佩修不斷提醒我,我們的雜誌是要別人花錢買的,必須說服讀者,讀者才可能埋單,否則專題不一定會刊,就算刊也不一定是封面,可能是特企、或短文、或甚至只剩照片圖文。老實說這給我很大的壓力。但對我來說,商周對這個題目有興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目標當然放在挑戰封面。

找到一個讓讀者感同身受的切入點

寫環境議題、特別是大林蒲這個議題,我們幾個人共同的心願就是為大林蒲人討回公道。但如果一下就切入談這個讀者可能立刻翻頁,需要找到會引起讀者興趣的切入點。空汙對生活的影響已經不需要說明,人因空汙而遷移也是一件可能的事,最後定調以「台灣史上第一個空汙遷村案」做為切入點。

找到切入點後,接下來是窮其一切努力去銓釋他。而最重要是如何讓讀者打開雜誌那一刻會停下幾秒看一下?這要感謝攝影程思迪,商周是一個做事很講究的媒體,製作人、研究員、文字、攝影基本上是獨立作業,過程中也互相影響。

而且這次還拍了3支短片,讀者在雜誌掃QRCODE就可以看到影片,平面雜誌也可以影像化,這對來說也是一個新的經驗。

封面上的大提琴家就是程思迪上網找到的,一位大提琴手坐在煙囪林立、光影閃耀背景前拉大提琴,有一種荒謬的美感,讀者會有興趣看看發生什麼事。後來去訪問這家人,很意外他們祖孫三代的經歷,剛好是大林蒲命運轉變的寫照。

接下來我們鋪陳了一些故事,讓大家理解大林蒲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為什麼會從一個繁榮之都、最後走到遷村這一步?我們用了幾個故事,並回溯50年前台灣經濟起飛的起點,十大建設,如何改變這個村落的命運。

故事主角黃義英談到他們家的土地,以一坪300多元被徵收,但即使農田沒了,這裏還是一個繁華的村落,旁邊是紅毛港、再過去是旗津,陸地相連,紅毛港人討海為生村裏較少商店,大林蒲變成消費、進出高雄的驛站。

從幾個故事可呈現大林蒲當年的繁榮景象。例如,大提琴手的祖父從嘉義六腳鄉來到這裏賣水果,因為生意好做,把家人接來定居。大提琴手的爸爸一開始來功課跟不上,因為大林蒲一年就學ㄅㄆㄇㄈ,鄉下是3年級才開始學。1967年高雄第二港口興建,把旗津切開、2006年紅毛港遷村後大林蒲就開始没落。

第二個故事,一位在中鋼上班的先生談到他選擇在大林蒲買房子,就是站在三樓可以看到海、聽到海的聲音。1980年為了處理廢棄物推動南星計畫填海造島,海沒了。臨海工業區已經變成一個800多根煙囪、遍布汙染的地方。

空汙對居民的影響,要提出有力的證據

所謂空汙不能只是說說你看到的景象而已,必須找到有力的證據。每次你問環保署或環保局這個問題,他們一定會拿出小港測站的資料跟你說,沒有太異常的情形。但測站通常看不出某些區域的特殊性,因為那是大範圍的大氣資訊,而且測站通常位置比較高,無法代表近距離的影響以及空氣中的有害物質。

我知道有一本環保局做的健康風險評估報告,但官方沒公布,後來透過私人關係得到這本報告,得知苯、甲酫是主要致癌物,苯主要來源就是中鋼。甲酫是鍋爐燃燒,後來環保署訂了鍋爐排放標準明年實施,就是從這件事來的。

很多證據也是在過程中一一顯示出來。例如有一次思迪去中林路空拍,拍到一大片煙霧景象,他拿給當地一位曾在中鋼上班的先生看,才知道這是濕式煉焦爐,越南鋼鐵就是因為用這種老式煉焦爐造成汙染最後巨額賠款。那濕式煉焦爐有什麼問題,我問高雄市環保局一位科長,他說:我希望立刻停爐,因為汙染量實在太大了。事後去追問中鋼,他們才坦承這的確應該要汰換,但需要時間。

我們想進一步舉證中鋼的汙染,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看空汙費繳費情形,結果發現前十大汙染源的第三、四名中鋼、興達電廠都在大林蒲。

政府不是都說工業區可以創造就業、繁榮地方,為什麼擁有全國最大工業區的大林蒲,會變成汙染之地、連陳菊市長都說這裏不宜人居?於是我去查了臨海工業區的產值,一年有9千億,產值這麼高,為什麼讓大林蒲變成這樣一個地方?

也就是說,大林蒲如今面臨的處境是政府造成的,就是總編輯郭奕伶在刊頭的那句話:「我們都欠大林蒲一個道歉」。而這也為接下來遷村的討論找到一個基礎點。

剝開疑點重重的遷村計畫

遷村這個議題在大林蒲至少超過10年,但後來都不了了之,201611月林全院長、陳菊市長突然跟中央官員大動作到地方開說明會,有點奇怪。而他們在會中坦承這裏汙染嚴重,而且還跟居民道欺,就更奇怪了,因為過去只要居民說汙染,環保局都會說一切都符合標準。最後更可疑是,陳菊跟林全說要給居民遷到好的地方,又承諾一坪換一坪、蓋回原屋型、重建用最優價格等等。接下來的民調、查估動作都非常快,快到村民都覺得這次政府是真的。但我真心想的是:政府怎麼可能突然這麼好心,一定有問題。

而可疑的是,包括經濟部長、陳菊市長以及所有中央到地方的官員全都拒絕受訪,當地媒體也集體忽視這件事。我只好展開網路大搜查,包括國發會、經濟部等官方網站、立法院預算書、陳菊市長歷次的施政報告、新聞稿、辦過那些研討會等等,最後綜合這些資料得出,其實蔡英文的五+二產業政策就是要在大林蒲做「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而且連遷村時程都寫好了。

我們因此得出一個結論,是政府要用到這塊地才要居民遷村,並不是陳菊口中說的,決定負起政府長久汙染居民的責任,還給居民公道。而所謂新材料園區就是要做高值化石化園區,五輕關廠、國光石化沒做之後,一直就想異地另建。

政府的誠信在一開始就充滿問號,接著就探討各種遷村條件的疑點,包括:
‧市府所說的遷村條件,中央部會都未表態,會不會變卦?
‧住商建地一坪換一坪,農地、海防地有沒有比照?
‧大林蒲有124公頃,遷村的地只有50公頃,怎麼夠?
‧遷村地點建蔽率60%,小坪數的房子不符標準不能蓋,怎麼辦?
‧預估遷村經費600憶元,如何籌措?
‧遷村會採取什麼方案,以地易地、一般徵收、區段徵收?

如今一年多過去了,很多當初推測的疑點都證實是真的,例如要用徵收取得土地,不是當初承諾居民的以地易地。而且還說是居民遷村意願高,政府才配合啟動,這種不坦誠溝通、又用類似拐騙的手法,我覺得很不應該。

最後我們提出一個呼籲,空汙是環境議題、也是人權、社會公平的議題,而這一切必須基於政府的覺醒、並落實在法令規範中,包括確實評估環境的容受力、拉大工業區居民的距離、並要求汙染大戶負起該負的責任。而比什麼都重要的是政府的誠信,在快速網路傳播的年代,想要掩蓋事實是不可能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