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

中科四期 這樣叫轉型嗎?


‧朱淑娟/2012.5.28

今年三月國科會基於情勢變更宣布中科四期二林園區須重新檢討。所謂「檢討」必須回到原點去修正決策錯誤,但最後卻被限縮成「轉型」。當然要談轉型也可以,但那還是得回到原點依區域條件去談如何轉型。但最後國科會端出來的所謂轉型方案,只是把原預計引進園區的幾項產業加加減減,少了面板業、晶圓業已經四不像了還堅持要「科學園區」。請問國科會,這樣叫「轉型」嗎?

而國科會又是如何思考轉型這件事、又透過什麼形式讓社會參與轉型討論?國科會今天在彰化溪州、二林各舉辦一場「轉型公聽會」,從舉辦地點就可看出國科會的心態是什麼。二林是中科四期所在地,當地民代支持開發;但園區用水卻用到溪州水源頭,引發溪州農民反彈。在這兩個地方辦轉型公聽會,難道不知道會落得變成「搶水、反搶水公聽會」?何況還把一個國家上位政策討論,演成地方恩怨,製造人民對立。

果然一如預期,國科會提出一個取消面板、晶圓業的產業調整方案,還美其名是考量地方缺水以及地層下陷而取消耗水產業。請問四年前各部會在迎合馬總統政見,傾國家機器護航通過二林園區所有行政程序時,那個官員心中可曾想過彰化這個缺水又地層下陷的區域,可以引進這種高耗水產業?

難怪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在會場當著國科會副主委賀陳弘的面激動地說:「我們都是學者,坦白一點、誠實一點」。什麼是坦白、誠實?那就是國科會應承認當初只憑友達光電一個沒有法律效力的承諾就草率啟動中科四期是錯的,要不是友達拍拍屁股走人,各部會難道不是繼續矇著頭做下去,還會想要檢討什麼?如今面對當初那些決策的草率,「道歉」兩字都說不出口嗎?

而國科會不但把一個「中科四期轉型公聽會」演成「搶水、反搶水的公聽會」,也把轉型的思維只放在「用水量的加加減減」,提出一個每日用水量從16萬噸降為2萬噸的計畫,卻閉口不談面板業都已排除,有什麼理由園區面積還要維持631公頃、彰林超高壓變電系統還非蓋不可、那個2萬噸用水又是如何計算?

可憐溪州農民,以為只要說出支持中科四期二林園區轉型,園區用水量降低,就可以打動官員的心不會再來瓜分水圳用水。但結果卻是,國科會宣布,因為水利署還沒承諾給中期用水,所以還是要借用農民的水。水利署則是隔空喊話,如果只要2萬噸應該不必調用農業用水。區區2萬噸水就難倒水利署、國科會這些專家了嗎?

所以很抱歉,水圳當然不能停工。彰化農田水利會總幹事林永傳還當眾嗆農民,配合國家政策調用農水符合法令規定。溪州農民,情何以堪?

而可憐二林居民,在國科會的簡報檔中看到「預計可提供25000名就業機會」,就真的以為有了二林園區,子弟可以回鄉工作、家鄉可以繁榮。但二林園區從動工至今已三年,只有一家非高科技工廠進駐、且面積不到3公頃,請問國科會未來從哪裏找到什麼廠商放進這631公頃土地、又要如何促進25000名就業機會?事到如今還在騙二林居民。二林居民,又情何以堪?

話說回來,有誰會反對給二林人發展機會?政府、地方民代不要老是散播那種「工業繁榮地方」的謊言,老老實實給民眾一個「發展」的想像,什麼樣的發展最符合國土永續、經濟發展、以及當地民眾期望,難道只有蓋中科四期、或現在已經四不像的中科四期、甚至不追問科技產業是否依然榮景,這叫做「發展」?

不妨回過頭來看看彰化是什麼地方。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本全曾提到,彰南在國土規畫裏是農業適宜區,如果中科四期可以選址彰化二林,那表示國家不必有國土規畫。中興大興教授陳吉仲也提到,彰化農作物產值佔全國一成,是全國農家與農戶最多的地區。

如何掌握彰化的特殊條件以及優勢,提出對二林地區以及民眾最好的發展想像,應該是中科四期檢討與轉型該討論的主軸。然而,如今說這些或許為時已晚,看來國科會心意已定,然而台灣在經歷中科四期近三年來的紛紛擾擾後,再度錯過一個重新審視國土政策、區域發展、程序正義的大好時機,我想這才是最令人覺得可惜的。

沒有留言: